公司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新联大厦1817室
联系电话:15190000707
联系手机:16510777771
公司邮箱:260197715@qq.com
祥廷网
公司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新联大厦1817室
联系电话:15190000707
公司邮箱:260197715@qq.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13 14:36:05点击:1133
在稳增长、宽信用的政策支撑下,2022年1月,包括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在内的多个金融数据,创下历史新高。
央行从降准再到降息,频繁释放出宽松的信号,维系着市场相对稳健的流动性,也同时让全国的信贷投放得到了合理调整,稳经济,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也便稳定了房地产。
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4万亿”的影响?将会如何影响楼市?
央行公布最新金融数据,1月创纪录地完成4万亿元信贷投放,为2022年起了个好头。
近4万亿元的新增贷款额度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很容易联想到2008年的“4万亿计划”,彼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政府推出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货币宽松导致资产价格上涨,房地产行业快速复苏。
(2008年“4万亿计划”资金投向,图源网络)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规模双创新高
2021年政策特别是对房地产相关政策是不断收紧,在面临疫情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现状下,三季度我们看到房地产市场行情迅速降温,随着高层对信贷合理调整及各部门频吹暖风,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市场已经逐步触底。
我们也看到从去年开始,央行从降准再到降息,频繁释放出宽松的信号,维系着市场相对稳健的流动性,也同时让全国的信贷投放得到了合理调整,也正因此多个核心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年末翘尾。
2021年11月:
央行表示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银保监强调“三稳”。
人民日报刊发《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中,专门大篇幅提及房地产行业。
2021年12月:
银保监会提到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型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 ,官方定调: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全面降准将释放1.2万亿。
2022年1月:
优质房地产并购贷款不再计入“三道红线”。
房地产并购融资“开闸”,招商蛇口、浦发银行分别完成并购类票据注册、发行首单房地产项目并购主题债券。
央行将LPR发布时间提前并降息,5年期利率下调了5个基点,为4.60%。
2022年2月:
多家银行表态将合计增加300亿房地产并购融资支持。
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
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意见已出台,当监管账户内资金达到工程造价合同等因素确定的监管额度后,超出额度的资金可由房企提取使用。
继降息降准、各种预期管理后,2022年开年首月的金融数据对于稳定经济也变得至关重要:
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3.1万亿元,同比增长9.8%,继续稳步上行。
2、狭义货币(M1)同比下降1.9%(剔除春节错时因素,同比增长约2%)。
3、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元,为单月统计的高点;
4、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0.5%,超出预期。
从总量上看,可以说是开门红、超出预期。从报告可以看出,托底政策已经产生了明显效果,新增贷款还会持续稳增长。得益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支持“稳增长”,这也是实体经济逐渐复苏的积极信号。
央行还在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展望下一阶段房地产信贷政策时表示:
1、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2、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对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3、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的住房需求,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与以前的描述相比,进一步强调了更好地满足合理的住房需求。同时,强调了前提是房住不炒的定位没有变化。
从具体的信贷投放来看,1月信贷投放重点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制造、普惠金融等领域。2022年一季度,基建仍是投放重点。
房地产融资,相对于去年四季度,在金融监管部门的引导下,房地产融资渐次回归正常,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意见也已于近日出台。
值得一提的是,信贷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将向保障性租赁住房倾斜。根据央行发布的《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支持力度,业内认为,该政策将推进住房租赁金融制度的建立。
理性看待“4万亿”的影响
稳经济,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也便稳定了房地产。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就离不开房地产,也会带动螺纹钢、水泥等建材消费需求。而且今年启动的民生工程主要围绕旧改,“十四五”期间,将基本完成约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背后又是万亿级的投资。 从民生工程角度也能验证,很多城市依然会依靠土地出让来实现资金的补充旧改的投资。
“4万亿”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现在不是没有购房需求,而是大家的信心不足,如何提振信心是当务之急。因为只要购房者有了信心,开发商才会更积极拿地,各城市也才更有钱进行民生建设。
房地产融资回归正常有助于楼市稳定。房地产贷款、预售资金监管的放松,是对去年过紧政策的纠偏,只有恢复房地产市场信心,超前开展基建投资,经济增长也将会更稳定。
合理的住房需求将得以满足。既包括刚需也包括改善,他们不仅是确保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石,更是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为只有合理的住房需求才是最健康的。
2022年楼市走向如何?
如此看来,4万亿救市是为了应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地产行业软着陆、稳着陆的趋势是不变的,只是放缓这个过程与速度。2022年以来中央各项货币政策、楼市调控都指向一个方向,就是“稳增长+稳楼市”。
央行种种政策刺激经济和楼市,将有利于信贷适度宽松的周期到来,在这个逆行的阶段,购房者也将面临更好的置业机会。
只要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继续稳中向好,各行各业自然会更欣欣向荣,地产行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型行业更是如此。“4万亿”不管对于楼市的刺激有多少,也都会对房地产行业健康良性发展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文中所涉内容如有事实错误或涉嫌侵权的,请告知我们,我们将依法核实后处理;
部分资料及图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等。